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深圳報道
2月22日,中國2005年齡段U20國青隊在深圳青訓中心以0比1被沙特國青隊絕殺,最終還是未能像外界所期待的那樣重返U20亞洲杯四強,并就此繼續無緣世青賽。也許,這是命運在作弄這批2005年齡段的小球員,亦或者這就是中國足球的命。因為不是球員不努力,也不是球員表現不好,整場比賽中,國青隊員至少創造出了四次必進球機會,而且還獲得了點球機會,沙特隊其實全場只有傷停補時階段的那一次機會,但國青隊卻就此輸掉了比賽。面對這樣的比賽過程與結果,真的是意難平。
①折戟點球,中國足球的命
足球比賽從來就沒有什么如果,從來就只是勝敗結果論英雄。多少次,中國足球曾栽倒在點球之上:當年的法蘭西世界杯預選賽十強賽中,如果客場對陣沙特隊時點球罰進,或許中國隊就能歷史性地第一次殺入世界杯決賽圈;2006年德國世界杯預選賽第一階段比賽中,如果在對陣中國香港的比賽中點球罰進,中國隊就可以進入八強,并有很大幾率連續第二次出戰世界杯;而在南非世預賽20強賽中,如果中國隊在昆明高原主罰點球命中,或許中國隊就能出戰十強賽,隨后2008北京奧運會之前的那一幕混亂也就不會發生。
曾記得某位足協負責人對記者所說,“一粒點球徹底改變了中國足球的發展軌跡!”而這一次,當所有人期盼著國青隊時隔20年后能在家門口圓夢、重返世青賽舞臺之時,卻沒有料到,中國國青和中國足球會再次折戟于點球。
當沙特人嬉笑著走出球場之時,多少中國球迷在扼腕,不只是為這批好苗子,更為中國足球命運感慨不公。這不,中沙之戰終場哨響后不久,深圳便下起了小雨,似乎是在為國青隊員們而下。這也許是國青隊員在輸掉比賽后流下的傷心淚感動了老天爺,這批球員們深知比賽的失利,讓他們失去了登上更高舞臺的機會。
盡管賽后的各項技術統計數據顯示國青隊全面壓倒沙特隊,但不得不說的是,或許是這場關鍵性比賽所帶來的無形壓力讓隊員們還是受到了不小影響,部分球員在比賽中的技戰術水平發揮明顯失常,最典型的恐怕就是罰丟點球的劉誠宇。
實際上,當澳大利亞裁判判罰給國青隊點球時,記者見到主罰球員是劉誠宇時多少就有些擔心,因為先前跟隨國青隊在泰國拉練期間,在對陣韓國延世大學隊的比賽結束后加罰點球時,劉誠宇主罰的點球就被對方門將撲出,而且當時劉誠宇就是罰向守門員的右下角。而這次對陣沙特隊時,劉誠宇依然還是選擇同樣方向,結果,果然被對方撲出。
所以,記者和很多人一樣都有這樣的疑問:劉誠宇在比賽開始后的狀態并不算最佳,為什么還會選派其主罰?賽后,主教練久爾杰維奇在提及這個問題時并沒有給出明確解釋,只是稱球隊內部有自己的主罰規定,劉誠宇依然是一名優秀的球員。如今再去深究已經毫無意義,因為結果已經不可能改寫。
②經驗不足,國青實有硬傷
沒有人因為罰丟點球而認為劉誠宇不是一位有潛質的好前鋒,但本場比賽中,劉誠宇的競技狀態顯然并不在最佳。這一方面是關鍵性比賽的壓力巨大,但另一方面,恐怕與其因為洗牌缺席與澳大利亞的第三場小組賽有不小關系。實際上,不只是劉誠宇,像23號右后衛楊希、6號防守型中場依木蘭等人在對陣沙特隊的比賽中狀態也不是處于最佳。而這幾人偏偏都缺席了與澳大利亞的比賽。
記者在對陣澳大利亞比賽前曾提及過15年前親歷的那一幕。2010年在淄博進行的U19亞青賽(U20亞洲杯前身),當時以武磊、張稀哲等為代表的1991年齡段國青隊在小組賽前兩場比賽中也是兩連勝,至小組第三場比賽時,全部主力球員均坐在替補席上(當時換人名額為3人)。但至1/4決賽時對陣朝鮮隊時,國青隊員們也完全沒有了小組賽前兩場比賽中的狀態,并最終不敵朝鮮隊,從而無緣晉級。時隔15年后,對陣沙特隊時,像劉誠宇、楊希等人的情況頗與淄博那一幕相似。當然,依木蘭的情況或許另當別論,與其在泰國期間因為身體原因沒有參加系統訓練有很大關系。
再回過頭來看像王鈺棟、彭嘯等在對陣澳大利亞中替補出場的球員,狀態反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也就是說,徹底輪休多少會影響到球員競技狀態。這不得不說與主教練的戰略安排有很大關系。相反,蒯紀聞作為國青隊進攻中一名非常重要的球員,本場比賽也沒有能發揮出其最好水準,錯失了必進球機會,這恐怕與其對陣澳大利亞時打滿90分鐘、體能透支有很大關系。對陣澳大利亞時,“老蒯”下半時就已體能堅持不住了,但卻始終不見其被替換下場休息,位置從最前面不斷后撤,最后階段打起了防守型中場位置,這恰恰也是那場比賽后讓人頗為擔心的。而這樣的擔心最終也變成了現實,在對陣沙特的比賽中,蒯紀聞的發揮明顯不如小組賽階段。
另一方面,以往印象中,久爾杰維奇指揮比賽時,下半時的表現和發揮要比上半時好,也就是能夠在中場及時作出部署和重新調整。但在本屆U20亞洲杯上,國青隊似乎并未展現出這一點。相反,也許是正賽的壓力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熱身賽,久爾杰維奇在用人、換人方面顯得猶豫,完全不像熱身賽時那么果斷。這或許正反映出其應對正式大賽方面的經驗不足。所以,從第一場小組賽對陣卡塔爾隊開始,外界就在討論為什么不早換人?而對陣沙特隊時,相信這樣的爭議會更大,甚至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國青隊在最后時刻丟球的重要原因,讓人感覺實在是太過遺憾。
③體能硬傷,球隊不能背鍋
從體能到換人等,所有這些情況恐怕還是需要主教練久爾杰維奇來給出答案,尤其是整個隊伍的體能狀況。在整個四場比賽中,國青隊不管是前兩場比賽的連勝還是后兩場比賽的連敗,也不管是全主力出戰、輪換替補出戰,所有球員都出現了體能問題,尤其是60分鐘之后。這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國青無法更進一步的致命傷。而在最為關鍵的對陣沙特比賽中,作為主帥,其實很清楚國青隊的體能有問題,一定要努力爭取在90分鐘內解決戰斗,拖入加時賽反而不利于問題。但是,按照久爾杰維奇賽后的說法,他想在加時賽中再換人。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國青隊被絕殺留下了巨大隱患,而最終也讓國青隊不得不吞下這樣的苦果。
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驗證了本屆U20亞洲開賽前的擔心,即身為主帥的久爾杰維奇本人沒有經歷過這種洲際大賽的考驗,此番U20亞洲杯僅僅只是他作為主帥指揮參加的第二次洲際大賽,第一次就是2023年9月的杭州亞運會。雖然他曾以技術顧問的身份,和烏茲別克斯坦一起經歷過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預選賽,但當時畢竟只是技術顧問。而這之前,久爾杰維奇并沒有任何國字號隊伍的履歷。
而且,第一次指揮參加杭州亞運會時的情況是:揚科維奇在年初率1999年齡段亞運隊完成了冬訓體能儲備期,體能基礎已打好,久爾杰維奇是抵達阿聯酋后中途接手、指揮球隊開始參加熱身賽,進行技戰術磨合。當年9月下旬開始的亞運會前,隊員們還經歷了大半個賽季的聯賽,所以亞運隊根本就無需考慮體能儲備問題。
但這次U20亞洲杯安排在2月進行,球隊需要從最基礎的體能儲備開始。至少從這次U20亞洲杯的四場比賽情況來看,體能問題似乎并未很好地解決,在準備期期間,國青隊的體能儲備方面似乎就令人值得商榷。跟隨國青隊泰國拉練期間,記者曾多次與隊內人士提及球員的體能儲備問題,并一直存有這樣的疑問:從1月6日隊伍在深圳集中開始,到2月12日首戰卡塔爾,六周時間按說可以完成體能儲備,但從效果來看似乎并不理想。
從久爾杰維奇接手國青隊之后,一直沒有配備專職的體能教練。隊伍去年組織集訓期間,記者也曾多次向管理團隊表達過:希望盡快為隊伍配備體能教練。而且,即便是沒有專職的體能教練,足協的國管部也可以在U20亞洲杯賽前最后備戰階段專門物色一位好的體能教練,幫助隊伍完成這項工作。
不過,久爾杰維奇始終沒有為國青隊找專門的體能教練。迫于無奈,足協國管部只能出面為國青隊找了一位專職的體能教練。但或許并不是久爾杰維奇本人物色的體能教練,因而,他對體能教練缺乏起碼的信任,在整個準備期期間,對體能教練所提出了一系列意見或建議,久爾杰維奇并未采納。譬如,大量訓練課后的冰療等措施,球隊管理層專門將用于冰療的大冰桶運到泰國,甚至花錢將冰塊每天送到訓練場地邊,但久爾杰維奇很少讓隊員們采用冰療方式。因為采用的是主教練負責制,球隊只能聽從主教練的安排。
但如今回過頭來看,國青隊這次在U20亞洲杯上的體能儲備是有明顯問題的。而且,像依木蘭的情況,身為主教練的久爾杰維奇很清楚,在泰國期間因病一直未能進行系統訓練。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應對依木蘭的缺陣?至少久爾杰維奇沒有拿出明確而具體的應對舉措,所以,依木蘭一下場,國青隊中場就失控,對陣沙特隊時更為明顯。這不得不說是久爾杰維奇作為主帥應該承擔的責任。
當我們都在感慨這支國青隊的命不好時,恐怕僅僅只是一個表象,說到底還是細節決定成敗。不管是國家隊、國青隊抑或是國少隊,任何一支隊伍想要走向世界舞臺,需要的不止是天時地利人和,更取決于各種細節,因為從來都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