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茅為安
今年是拉塞爾參加F1的第六年,是他正式代表梅賽德斯比賽的第三個賽季。不過,早在2015年他就加入了德國制造商的青訓項目,此后便以身披“三叉星”戰袍贏得世界冠軍作為人生目標。
憑借在2017和2018年GP3和F2的上佳表現——他贏得這兩項錦標賽的總冠軍,拉塞爾成功地把自己“推銷”給了使用梅賽德斯引擎的威廉姆斯。盡管當時威廉姆斯的競爭力只能排在末尾,但他得到了足夠的鍛煉,讓沃爾夫相信是時候把梅賽德斯的賽車交給他,而且把他視為未來的領軍人物來進一步培養。
然而,此后的發展軌跡顯然不是拉塞爾夢想中的樣子,除了2022年在巴西獲得遲到的勝利。從本賽季前四場來看,非常實際的是2026年F1開啟新一循環的底盤和引擎規則之前,紅牛和維斯塔潘的霸主地位難以被撼動。不過,思想成熟的拉塞爾已經做好了保持耐心、盡職盡力的心理建設。
“我認為這是F1的本質,”他向記者表示。“阿隆索在他的第四五個賽季贏了兩個世界冠軍,但之后他再也沒有贏過。雅克·維倫紐夫(1997年世界冠軍)第二年就奪冠了,然后他再也沒贏過。有些車手在職業生涯后期才開始贏比賽,例如巴頓(2009年世界冠軍)、韋伯。還有很多車手都有能力成為世界冠軍,不幸的是他們沒有成功,而那不是他們的錯。”
“漢密爾頓在第一年就為世界冠軍而戰,但如果他駕駛的是過去三個賽季的賽車或2009年那輛賽車,他就不會(在2008年)奪冠了;所以我們都會有機會。維斯塔潘的前六個賽季也都沒有為冠軍而戰;諾里斯有成為世界冠軍的天賦,但他到現在還沒贏過一場比賽;勒克萊爾同樣還沒拿到世界冠軍。這并不是這些車手之間有優劣之分。不幸的是,環境不允許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但是我們的職業生涯還很長,你只需要繼續努力,我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英國人補充道:“我肯定想成為世界冠軍。但如果我在一個賽季中獲得亞軍,而賽車其實有能力奪冠,那么我會很失望。反過來,如果我在一個賽季中獲得了第四,第四是能拿到的最好成績,而原先我的賽車只配得到第六,我會感到非常滿意。這就是集體項目的本質,也是F1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