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曼谷報道
結束中韓之戰,吳少聰馬不停蹄地返回土耳其,隨后在11月27日土甲第13輪再獲出場。世預賽36強賽前兩輪,他只出戰一次。但這次重回亞洲,除了跟隨中國隊參加世預賽,吳少聰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會面私人體能教練,來自日本的木場克已。趁此機會,本報記者有幸對這位日本足壇知名人士進行專訪。木場克已表示,他的目標是一年內讓吳少聰的身體素質得到蛻變。而為其所設定的終極目標,就是像日本老國腳長友佑都那樣以一個出色的體格,為中國隊效力到36歲。
(木場克己和吳少聰(右)在曼谷會面,傳授他的訓練理念。)
“105分鐘教學給吳少聰打基礎”
體壇:這次見吳少聰,是你們的第一次會面嗎?之前有過多長時間接觸?
木場克己:這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我也是最近了解到吳少聰想找一位體能教練幫助自己,爭取有一個更大的提高。他目前在土甲和歐洲人對抗還有一些弱項。但從我對他第一次產生了解,到這次見面(11月14日),連一個月時間都沒有。此番我也是很急迫地來見他,本身這幾天比較匆忙,但為了能盡快幫助到他,臨時決定到泰國。
體壇:在曼谷見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木場克已:我在日本有一個自創的訓練方法(針對身體訓練),叫做KOBA訓練法。這次訓練,主要是把KOBA訓練法傳授給吳少聰。整個傳授過程大約有1小時45分鐘,首先講解訓練理念,然后結合(他人)視頻,以及他個人的情況,學習動作,掌握要領。因為可以直接見面,就得要親自教給他一些動作。對此也有視頻攝錄,方便他本人回去溫習、單獨再練。
體壇:當你第一次接觸到吳少聰資料時,對他有著怎樣的認識?
木場克已:首先他還是有一些成長空間,在身體和速度方面。其實很多職業球員,包括其他項目的職業運動員,他們并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弱點在哪里,這需要正確的指導,這也是我所擅長的事情。這次我專門來見吳,也是把他身體方面欠缺的內容,通過訓練,在展示過程中,讓他明白現在欠缺什么,讓他有一個更清楚地認識。
我曾接觸很多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但是再優秀的運動員,也有他身體方面的長處,以及確實做不到的點。可能別人很輕松完成的東西,對于另一個人來講就很困難。對我來講,就是要通過一定的訓練方法,把每名球員身體方面所擅長的、能做到的內容最大化,同時把他所欠缺的短板,盡可能地往上提高一點。
最重要的是,在訓練中,把運動員的身體變成一個柱。這個柱,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柱,讓運動員整體的身體核心力量達到頂峰,保持很好的對抗和平衡。
“要讓肌肉群學會整體聯動”
體壇:見到吳少聰以后,你又有什么更具體的認識?
木場克已:我沒有看過他太多的比賽視頻,只是見到本人后,對他身體上一些動作進行確認。通過交流,感覺得到作為足球選手來講,他平時對于個人訓練的態度,以及目前在做的訓練非常重視,也非常職業。
至于身體方面,畢竟是第一次見面,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但就目前所了解的范圍,我認為,吳少聰身體各部分的肌肉群肌肉力量還可以。但目前有一個地方需要提高,就是他各部分的力量沒有形成肌肉群,而是單獨發力。比如大腿的力量在大腿,是有力量,但是大腿力量和腰腹、胯部沒有聯動起來,這就導致他在高強度比賽對抗中可能吃虧,也可能會疲勞,甚至受傷。這是現在需要改善的地方,需要把他所有的、單獨的肌肉力量結合成一個群體,在身體上形成整體聯動,這樣就促使他在訓練和比賽中對抗更強,包括轉身、啟動這些方面會更出色。
另外,吳少聰現在的腰部還比較細,這是接下來主攻的一個點。如果腰部過細的話,腰部肌肉力量上不去的話,就很難和身體素質比較好的球員對抗。尤其是在起跳,五五開爭頭球之時,他可能會被別人撞開,或者被彈出去。
體壇:針對他的這種情況,你的短期計劃是怎樣的?
木場克己:按照過往經驗,想要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大概要1年,這需要一個過程。第一步是把每個部分的肌肉連成肌肉群。先通過一個月左右的訓練量掌握基礎東西,之后,讓他的肌肉群學會聯動,形成身體記憶,聯動以后,再不斷往上增加新的內容。所以要說短期目標,就是第一個月,能夠把這些基礎的東西,把基礎的肌肉群聯動起來。
體壇:你說大約需要一年周期,之后打算如何教學?有沒有可能在一個間歇期,把吳少聰拉到你的工作室進行特訓?
木場克已:對他來說,那肯定是最好的一種訓練方案。此外就是定期線上教學,在距離較遠的條件下,我們沒有辦法隨時見面,那就要在線上,把接下來的下一步訓練內容展示給他,通過視頻掌握要點。其實在見面時,我已經把基礎內容告訴吳少聰,他了解這一套訓練內容的核心點,包括具體訓練什么。明白這些以后,接下來就是訓練內容和質量的改變。
體壇:吳少聰在這樣的系統訓練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木場克已:最重要的是把我傳授的這些基礎東西核心點掌握住。比如讓他左右調整步伐,上半身一定不要來回晃動,要保持一個平衡和橫向移動。如果他在這些點上沒有注意,導致動作變形,雖然量不太大,但是長期訓練下去的話,可能會出現腰疼、髖關節疼的情況。他在做每一項動作時,一定要標準,若不標準,比如彎曲的點,各方面做得不夠的話,把力量卸掉,就可能有其他傷病。
我們的計劃是爭取每個月視頻連線一次。目前已給他制定一個月的訓練內容,一個月訓練完以后,由他進行反饋,看看達到什么程度,然后再針對下個階段,再做新的訓練方案。
(在結束泰國之旅沒多久,木場克已(右一)就前往西班牙,看望日本國腳久保建英(左一)。圖/木場克己個人官方網站)
“中國青少年球員缺乏身體運用”
體壇:能介紹一下KOBA訓練法的核心理念嗎?
木場克已:第一是身體的安定性和穩定性;第二是平衡;尤其是通過下半身的移動,要保持上半身的平衡;第三是髖關節的柔軟性,以及肌肉的松弛度;第四是整體上半身和下半身整體肌肉群的聯動性。
這次我專門來見吳少聰,把這些核心內容全部給他講了,發現吳少聰對這些理念已有一些了解,因為他之前在日本待過。實際上,如果你和日本球員提到KOBA訓練法,大部分人都了解這套訓練理念。不單足球選手,還有其他項目的運動員。
體壇:那在日本,KOBA訓練法是怎樣運用的呢?
木場克己:職業運動員在我這里基本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受傷后找到我,進行康復訓練;第二種是為了讓身體保持更好的肌肉和柔軟性,從很小就到我這里,進行一個長期的定期訓練。第三種人群是像吳少聰這樣,希望能更上一個臺階的職業運動員,找到我進行一個突破性訓練。
比如12年前,我曾帶過兩名日本球員一起訓練。當時一個人25歲,另一個人10歲。后來他倆也代表日本國家隊,站到同一塊草皮上比賽。日本國家隊能成功,有各種各樣的因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青少年階段就開始接受專業的體系訓練。中國這么大的一個國家,這么大一個足球圈。吳少聰可能是一個先行者,有機會去接受這種專業訓練。其他運動員想找這樣的專業訓練很難,特別是年紀很小時,但在日本,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如果像吳少聰這樣,有更多人接受專業體能教練的指導,從青少年就能得到這種指導,中國球員的成長會很快,也會涌現出更多的優秀球員,至少在身體上。
不過我發現在冰雪項目上,就有一位中國選手(蘇翊鳴)聘請到一位日本私人教練,佐藤康弘,多年前,我倆一起共事。
體壇:對比中日球員,在身體訓練這方面,有何不同之處?
木場克己:其實都是東亞人種。接觸吳少聰后,(發現)中國球員和日本球員沒有那么大的差異。而且,中國球員在身體條件總體上比日本球員出眾,包括身高,身體肌肉形成的周期,都可能優于日本球員。只是在青少年階段,沒有通過專業體系練出來,導致后天的差距被拉開。
在中國足球大環境中,運動員在青少年階段,在身體形成和身體鍛煉方面,如果能接受更多專業的體系指導,對于他成年后,會起到很大幫助。中國人的身材普遍比日本人出色,但是,中國運動員對身體的運用不如日本選手,包括敏捷性、平衡性這幾個點。
“培養吳少聰為中國隊效力到36歲”
體壇:吳少聰今年23歲,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應該讓他何時接觸這種訓練?
木場克己:23歲接觸這樣有體系化的身體訓練,稍微有一點晚,但還不是沒有補救的余地。對他來講,還是早幾年更理想一些。
體壇:那是18歲或者16歲?
木場克己:我覺得還得要更早,10歲開始就可以練這些訓練內容。一開始的訓練量無需那么大,還是接觸基礎東西,逐漸形成一個體系,保持身體的安定性。在穩定性方面,給予一個很好的幫助。
體壇:按照你的方法,希望把吳少聰練成什么目標?
木場克己:希望他盡可能、長久地為中國隊效力,這是這套訓練方法讓他受益的一個目標。長友佑都是23歲成為日本國家隊球員,他為日本隊出場140多次,職業生涯出場400多次。吳少聰現在為中國隊出場6次,和長友佑都一樣是23歲進入各自國家隊。希望吳少聰也能以這個(長友佑都數據)為目標,盡可能長地為中國隊去效力。
首先是能夠進入中國隊平臺,成為穩定的國家隊成員,成為首發,你才有更高的臺階闖蕩歐洲,到更好的俱樂部。長友佑都現在是37歲,他為日本隊效力到36歲,期間有12年的時間,希望吳少聰也能以這個為目標,能為中國隊效力到36歲,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