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盡管剛剛率領羅馬贏下歐協杯,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贏得歐足聯新三大杯的主教練,穆里尼奧仍然不得不承受來自各個方面對其“貶值””、“降級”的譏諷。
新創辦的歐協杯到底是個怎樣的賽事?小組賽參賽隊是連歐聯杯都無法進入球隊,也有聯賽冠軍,例如博德閃耀這種,他們在歐冠資格賽早早就被淘汰了,最后一路掉入歐協杯小組賽。
同時,歐聯杯進入淘汰賽階段至少還有歐冠小組第三的加入,例如今年的塞維利亞、波爾圖、巴塞羅那、亞特蘭大、多特蒙德,奪冠多少是有含金量的。而歐協杯在淘汰賽階段加入進來的是歐聯小組第三,只有萊斯特城和馬賽有一定競爭力,這兩隊都打進了半決賽。
法國人對歐足聯俱樂部賽事采取編號簡稱。歐冠是C1,歐一杯,優勝者杯是C2,歐二杯,歐聯杯是C3,歐三杯,新創的歐協杯是C4,歐四杯。穆里尼奧拿到過2次歐一,2次歐三,1次歐四。
歐協杯的含金量已經不用多做分析,但反過來又需要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不是穆里尼奧執教,羅馬是否能夠順利拿下歐四,終于擁有俱樂部歷史上第一個歐足聯賽事獎杯?
同樣的方式也可以提出類似的一些問題:
如果不是穆里尼奧,切爾西能否迅速結束曼聯與阿森納統治,迅速拿下阿布拉莫維奇入主后的第一個英超冠軍?
如果不是穆里尼奧,而是別的主教練帶隊,莫拉蒂投入重金的國際米蘭能否成為3冠王?
如果不是穆里尼奧,曼聯能否收獲后弗格森時代僅有的“小三冠”榮譽?
在穆里尼奧到來之前,幾乎所有教練都說過在羅馬執教的困難。有一種說法是,羅馬球迷太狂熱,球隊成績稍好,就會歡歌全城,以至于關鍵時刻到來之前習慣性地崩盤。
托蒂曾經譏諷卡佩羅,“他帶我們贏得了1次聯賽冠軍?但也帶我們丟了2個。”這種說法肯定夸張了,2009-10賽季羅馬原本很有希望拿下冠軍,但是托蒂自己就扛不住壓力,羅馬輸給桑普多利亞自掘墳墓。
羅馬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關鍵時刻自己腳軟,是1983-84歐冠決賽,這是羅馬距離歐洲之巔最近的一次,但在點球大戰到來時核心球星法爾考拒罰點球,最終羅馬點球飲恨。
在最近幾年,羅馬也是意甲歐戰成績最好的球隊。迪弗朗切斯科執教時期淘汰過巴薩闖入歐冠半決賽,豐塞卡執教時期闖入了歐聯杯半決賽,但是羅馬在半決賽的表現徹底軟蛋,沒有半點進入決賽的可能。
需要比較才能看到穆里尼奧的特別之處。除了熱刺,他執教每個俱樂部幾乎都能保證在1、2年內拿到冠軍,而且往往是期待已久的冠軍榮譽。如果說有什么秘訣,那就是穆里尼奧能夠做到讓球隊在最關鍵的時候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專注和自信。穆里尼奧的歐戰決賽勝率之高更是奇跡一樣的記錄,5場決賽全部捧杯,而且從來沒有在比分上落后過。
有一些長久無法實現某個重要榮譽的球隊,情況實際比羅馬還更復雜,例如國際米蘭在三冠王之前的歐冠噩夢,問題不是球迷的狂熱,而是一種歷史不自信已經彌漫在俱樂部內內外外。穆里尼奧能夠在2年內讓不自信作古,絕不是轉會市場、技戰術運用等因素可以替代的工作。
90年代歐冠改制以后,五大聯賽球隊對決賽形成了事實上的壟斷。穆里尼奧的波爾圖是21世紀至今唯一打破壟斷的特例,之前的特例是范加爾的阿賈克斯。實際上,由于聯賽的壟斷,出自非五大聯賽的主教練要想在歐冠成名也非常困難,唯一例外是阿根廷教練,歐冠決賽場出現過庫珀、西蒙尼、波切蒂諾等多人,剩下的特例就只有穆里尼奧、范加爾等寥寥幾個。
穆里尼奧的技戰術風格招致很多詬病,執教模式也在近年受到各種質疑,即使他現在在羅馬的一些要求(如格德斯),也像是葡萄牙人抱團做生意優先。但是他的獨特之處是無法否定的,20年來,他一直是世界足壇的“特別一號”。
現在,羅馬球迷的下一個心愿是贏得闊別多年的聯賽冠軍,這也是穆里尼奧的挑戰。除了羅馬,未來還有哪支球隊屬于類似的情況,也適合穆里尼奧呢?
毫無疑問是本菲卡。60年代匈牙利教頭古特曼因為本菲卡未兌現承諾而憤然離開,那時他留下一個魔咒:“從此之后,本菲卡百年內無緣歐洲冠軍。” 魔咒非常靈驗,后來本菲卡每次進入歐冠、歐聯杯決賽都會派人去古特曼墳頭獻花道歉請求寬恕,但就是一定會輸掉決賽。
請歐戰決賽100%勝率的“特別一號”去挑戰魔咒,或許是最合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