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德國記者 楊子江
歐冠聯賽決賽,法國的巴黎圣日耳曼對陣德國的拜仁慕尼黑,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較量。巴黎陣中只有6名法國球員,但德國教練組和德國球員加起來比法國人還多。至于拜仁慕尼黑,則是充滿了法國味兒。
除了主帥圖赫爾之外,大巴黎的助教米希爾、體能教練施賴以及視頻分析師韋伯都是德國人,除了這些教練之外,球員中后衛克雷爾、中場德拉克斯勒與鋒線上的舒波-莫廷都是德國人,貝爾納特、迪亞洛都在德甲踢過球,圖赫爾的助教勒夫(匈牙利人)也曾在萊比錫工作過,因此這支大巴黎并不缺少德國人的嚴謹。
拜仁的法國元素也非常濃郁——后衛盧卡斯·埃爾南德斯、帕瓦爾,中場的托利索都是法國世界杯冠軍隊的成員,此外,科芒、屈桑斯和新加盟的夸西也都是法國人。這其中,科芒與夸西更是巴黎圣日耳曼一手培養出來的,科芒早早地和大巴黎“劃清界限”:“我是在巴黎圣日耳曼成長起來的,但我離開巴黎圣日耳曼已經6年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我100%支持拜仁慕尼黑。”
在瓜迪奧拉執教拜仁期間,拜仁一度變成了一支簡直可以用西班牙語交流的球隊,但現在球隊中的西班牙球員逐漸減少,法國球員卻逐漸增多。雖然拜仁一直想打造一支“拜仁德國隊”,但法國元素始終是拜仁陣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早些年的利扎拉祖、薩尼奧爾,再到里貝里,一直到今天隊內多達6名法國球員。當然,從拜仁的首發陣容來看,諾伊爾、基米希、博阿滕、戈雷茨卡、穆勒與格納布里都是絕對主力,德國球員還是占據著半壁江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