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宮珂
在國際滑聯取消了2020-21賽季青年組花滑大獎賽后,新賽季的成年組花滑大獎賽能否舉辦也一度成疑。8月5日,國際滑聯終于發布一紙公告,宣布2020-21賽季花滑大獎賽各站參賽選手將限制為本國、在本國訓練或鄰近國家選手。盡管國際滑聯表示這只是一個初步決定,參賽細則將在隨后公布,但花滑大獎賽本賽季的賽制變革,顯然不只是“國際賽”變成“地區賽”這么簡單。
新賽季的六站花滑大獎賽將分別在美國、加拿大、中國、法國、俄羅斯和日本舉行。其中美、加、俄都是國際花滑選手的主要訓練基地,日本和中國則各有強勢項目及后備梯隊,法國則可以成為歐洲地區選手的主要參賽地,看起來舉辦“地區賽”似乎完全可行。但花滑大獎賽畢竟是國際賽事,如何劃定哪些選手參加哪一站比賽,每站比賽能否保證設置四個參賽項目陣容齊全都是問題。比如日本雖然男單和女單陣容足夠強大,但雙人滑和冰舞幾乎是“一枝獨秀”的境地;而俄羅斯雖然女單選手儲備豐富,但她們能否全都獲得參賽資格同樣存疑。
在疫情影響之下,不少原本在長期在海外的訓練的選手都已在上半年回到本國。像是長期在加拿大訓練的羽生結弦、梅德韋杰娃就已各自返回日本和俄羅斯,但他們的教練奧瑟也有自己的“私心”和考量。奧瑟在接受NBC采訪時表示近期都是在進行遠程視頻指導門下的多名選手,如有可能,他希望能盡快能恢復面對面的訓練方式。但奧瑟同時指出,日本冰協或許希望羽生結弦就近出戰日本站大獎賽,而梅德韋杰娃還要在9月初參加國內的測試賽,考慮到緊湊的賽程安排和防疫隔離時間,往返加拿大則有些不太現實。對于不少與教練分隔兩地的選手來說,大獎賽時他們或許將孤身作戰,而教練們也無法像以往一樣時刻關注選手們的訓練狀況并給出臨場指導。
在各站參賽選手的分配、比賽項目的設置、選手與教練難以會首之外,新賽季的花滑大獎賽還有更多細節問題尚待解決。兩屆世錦賽男單冠軍陳巍就在采訪中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比賽的地點和場館會因為疫情改變嗎?會有觀眾嗎?裁判是在現場打分嗎?打分規則會發生變動嗎?”此外,選手們更加關注的、也讓國際滑聯更為頭疼的或許是總決賽的入圍規則。國際滑聯副主席雷克尼克在接受NBC采訪時透露,新賽季每位選手只準許參加一站大獎賽,以此減少選手們的旅行頻率。而往年選手們可以參加兩站比賽,而且每站比賽的陣容構成都相對平均。那么在選手只參加一站比賽、各站競爭局勢并不均衡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總決賽入圍規則公平則成了一大難題,同時也對選手的臨場發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他設有年終總決賽的項目中,WTA和田聯鉆石聯賽已經明確表明考慮到公平性原則,不會在本賽季舉辦年終總決賽。但本賽季的花滑總決賽同時也是北京冬奧會的測試賽之一,除了需考慮是否公平之外,花滑總決賽舉辦與否的決定,背后牽涉的工作規劃則遠比一場普通的總決賽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