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耿鵬飛
是的,托馬斯·穆勒復蘇了,以另一種方式:從一個靈魂吃餅天才變成了看似笨拙實則卓越的做餅老師傅。
不可思議的是,拜仁所有把穆勒按在板凳上的教練全部以下課告終,所以勒夫?
巴伐利亞之魂,如夢似幻,不得不信...
當穆勒經歷了一個慣常糟糕的歐洲杯和一個異常頹喪的世界杯后,30+的年紀,斷崖式下滑,幾乎成了穆勒的代名詞,一時間,他仿佛是一個瀕臨退役的老伙計,甚至有人妄言:以他的風格,在中超和美職聯都很難混到一個大合同...
可轉眼間,你給他機會,他就刷出了28輪17次助攻的數據,托馬斯不思議!
他的容顏一如出道時那么老成,不同的是,他踢球的方式,如今可老辣多了!
剛出道時的穆勒腦袋上頂著老子無論在哪都能進球的光環,FM游戲甚至為了他設定了一個“空間閱讀者”的角色,他也接連在兩屆世界杯和歐冠這樣的頂級舞臺上持續進球,但在技術維度上看起來依舊平平無奇,嗯,這小子運氣實在太好了,全都是撿漏啊!
彼時的穆勒,妖氣十足,長袖善舞,如同九節鞭一樣,直擊對手痛處,但對手只能空嘆:“為之奈何?”
因為實在看得見,摸不著...
出道一晃近10年,他的兩大致命缺陷,偏弱的持球單干能力和糟糕的身體對抗沒有絲毫提升的跡象,在一個陣型上不斷削弱攻擊型中場的年代,穆勒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轉型難度越來越大。
隨著比賽機會的日益降低和轉型挫敗感越來越強,穆勒一度引以為傲的心態也崩塌了:踢丟點球,打丟過往蒙眼都能進的吃餅球,然后,弱點被持續放大,繼而在替補席上蹉跎,窩火...
幸運的是,穆勒遇到了弗利克,一個依然愿意相信攻擊型中場位置的主教練。
機會來了,數據好了,更難能可貴的是,穆勒在而立之后,依然能將其優勢繼續升級。
過往,穆勒是一個空間閱讀者,如今,他化身空間肢解者:上輪對陣法蘭克福的比賽,穆勒的助攻幫助格雷茨卡首開紀錄,賽后,穆勒說自己沒看到磁卡,但是數學家告訴自己,那個位置肯定有人!
穆勒的技術動作依然很是笨拙,但所有操作都透著兩個字:“合理”!
幾乎大部分球過穆勒的腳,都沒有什么損耗,都不會徒增負能量,他就好比一個齒輪一般,下意識地做出正確的決定:所有沒有那么精確的球,他又以看似笨拙姿勢重新瞄了一下。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就好比打臺球時,你憑空比對手多了一次出桿的機會,這一桿屬于托馬斯·穆勒,他會怎么打?幫你把目標球往袋口再送一送!
事實上,一個人成長的如今的地步,缺陷已經很難彌補,即便是補到不那么短板的地步,過程都非常煎熬。
而在11人的運動中,莫不如再雕琢一下自己的長板,殊死搏斗間,一寸長一寸強!
就像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里的經典臺詞一樣:“追求卓越,幸福自會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