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劉川
女足世界杯在外界的空前關注中落下帷幕之際,英格蘭媒體也第一時間做出總結:這是一屆屬于拉皮諾埃的世界杯。
作為美國隊當家球星之一,34歲的拉皮諾埃不僅在決賽為美國隊首開紀錄,而且包攬本屆世界杯的金靴和金球獎,并被評為決賽當場最佳球員,表現出了無可置疑的統治力。正如主帥埃利斯所說:“梅根(拉皮諾埃)就是為這些大場面而生的,打在她身上的聚光燈越亮,她的表現就愈加光彩。”
拉皮諾埃的影響絕不局限在美國女足,她職業生涯在三個大洲的7家俱樂部闖蕩過。而在美國隊,她不但幫助球隊兩奪世界杯冠軍,手上還有一塊奧運會金牌。
而拉皮諾埃的動人之處并不在這些讓人望而生畏的冰冷數據,她永遠是個富有娛樂精神的樂天球星。2011年女足世界杯,她在對陣哥倫比亞的比賽中打入一球,慶祝方式是飛奔上前搶過球場喇叭的麥克風,現場高歌一曲斯普林斯汀的《生于美國》。
而場外,拉皮諾埃也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他向本國總統叫板,批評國際足聯對女子運動缺乏尊重,同時也是同性戀平權運動在體育圈的代表人物。拉皮諾埃特立獨行的性格,甚至讓現在不少好萊塢女星也考慮把頭發染成她那樣的冰紫色,向她致敬。
美國隊奪冠后,拉皮諾埃在場邊親吻女友、美國女籃名將伯德。
英格蘭女足名宿亞歷克斯·斯科特在BBC的比賽直播中對拉皮諾埃贊嘆道:“梅根是那種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平臺,用最正確的方式發聲和表達自己的球員,她為很多事情和群體挺身而出。”而拉皮諾埃的前隊友,美國女足前國腳霍普·索羅則表示,自己無法想象拉皮諾埃會有狀態下滑的一天,“我不知道她還能踢多久,不過我能確定的是,即便她有一天離開這項運動,掛靴時肯定仍然處于巔峰狀態。”
世界杯決賽后,拉皮諾埃選擇趁熱打鐵,想要借著世界杯的熱度,進一步推廣自己關于足球圈男女同工同酬的倡議:“我認為我們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那些質疑我們是否值得(和男足球員)同工同酬的質疑,所有人(女足球員)都用實際行動回應了這一問題。讓我們現在進入到下一個步驟,看看接下來有關方面會有什么實際行動,以及問問我們該如何支持全世界有相關困擾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