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謝銳報道 已經舉辦了12屆的韓國QQ拍賣杯元老女子圍棋擂臺賽被傳即將停辦,倘若付諸現實,這則消息對于日趨脆弱的韓國棋戰生態又是一大打擊。
剛剛就任韓國棋院總裁的韓國前國會議長林采正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以往對圍棋的普及和發展貢獻最大的是各大媒體。正是各大報社舉辦國手戰、名人戰、霸王戰、王位戰,才有了韓國圍棋的今天,這是一種原動力。現在,各大媒體重視社會中的人氣,還要通過各種經濟理論計算得失。這樣一來,圍棋的周邊環境一天不如一天。圍棋從農耕時代開始流傳到現在,是一項偉大的東方文化遺產。東方文化自出現以來,最偉大的遺產就是圍棋。希望我們的媒體能夠從繼承和發展文化遺產的角度看待圍棋。”
林采正年已78歲,如此高齡還出任韓國棋院總裁,帶領韓國棋院這艘大船行駛在變幻莫測的現代大潮中,也真是難為這位老人。但將恢復昔日棋戰規模的希望寄托在媒體上,又不能不說,韓國棋戰的體制多少顯得落伍,與時代不符。
媒體辦賽即新聞棋戰始于日本,那也是以報紙為主流的媒體占據統治地位之時,起源是在報紙上連載棋譜,后來衍變為傳統。然而,媒體辦賽宗旨已從最早的提高發行量改變為一種傳承,在經濟力量依然強大的日本媒體,如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依然有能力支撐辦賽,但絕大多數媒體卻已失去了這個財力,繼續辦賽已勉為其難。產經新聞主辦的十段戰冠軍獎金砍掉一半,十段戰也因此淪落為日本七大新聞棋戰中排名最末的賽事。
即便是朝日新聞、每日新聞主辦的名人戰、本因坊戰,冠軍獎金也在縮水,現在分別是3100萬、2800萬日元,而此前的獎金則分別是3600萬、3200萬日元。這也可視作是日本媒體辦賽的縮水,抑或是趨勢。
韓國辦賽模式照搬于日本,但經濟實力卻又遜于日本,因此一旦經濟上稍有風吹草動,各項棋戰即遭遇滅頂之災。最可惜的國手戰、名人戰,舉辦經年,承載了韓國棋界歷史榮耀,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尚且沒有擊垮這些棋戰,但20年后,這些輝煌棋戰卻先后停辦,徒留回憶。
因此,在傳統媒體普遍自顧不暇的今天,指望媒體界重走老路,振興棋戰,其實頗不現實。韓國棋院恐怕也得改弦易張,走中國圍棋振興之路,即直接尋求政府和企業支持,逐漸與落伍的媒體辦賽脫鉤。
不過,棋戰其實也是經濟的晴雨表,韓國棋戰的凋敝表面上看是韓國棋手在世界大賽中的成績下滑所致,實則是韓國經濟不振的折射。2019年第一季度,韓國的經濟增長率僅為1.8%,較之于2018年有所下滑,2018年經濟增長率為2.7%,創近六年最低。
韓國經濟號稱“世界經濟的金絲雀”,最能反應全球經濟變化的數據。中國就像一個大BOSS,不斷給韓國等國經濟投食輸血,當中國經濟稍一感冒,韓國即重癥纏身。三星分公司紛紛回撤,三星保險業務在中國推廣不力,最近有本屆三星杯將成絕唱之說,并非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