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法國蒙彼利埃述評
北京時間今天(26日)凌晨,中國隊在法國女足世界杯1/8決賽中以0比2不敵意大利隊,未能進入到八強之中。盡管在很多人看來,女足“并未完成任務”,至少過去幾年世界杯參賽時都能進到八強。但記者卻認為:以目前世界女足發展之現狀,中國女足此番能進入到16強中,已是圓滿而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女足姑娘們或許有遺憾,但完全不必自責!至于說女足復興、乃至重現20年前的輝煌,那只是一個“夢”而已。歷史永遠不可能重寫,時光也不可能倒流。所謂的中國女足“復興”、進四強甚至去奪取世界冠軍,恐怕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希望都不大。這不是對中國女足喪失信心的問題,而是有無勇氣面對現實的問題,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回憶與幻想之中!
重壓之下結局已定
坦率地說,我沒有什么資格來評價女足,畢竟過去這么多年,就沒有正兒八經跑過女足。而且,這次如果不是因為男足國奧隊來到法國征戰土倫杯賽,如果不是因為亞足聯要開會確定2023年亞洲杯賽的主辦國,如果不是因為國際足聯全體代表大會原定的議程中有關于2022年卡塔爾男足世界杯賽是否要擴軍48隊的內容,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來跑這次女足世界杯賽。但或許也因為不是置身于其中,作為旁觀者,或許能看得更為真切一些。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女足的存在就是用來“擠兌”中國男足以及男足的運動員們。在競技體育一切以成績為評價依據的“體系”下,成績就是唯一的評判標準。因為女足曾經拿到過奧運會銀牌、曾經獲得過世界亞軍,這就是中國女足強于中國男足的一切依據與基礎!在這樣的大背景、社會現實中,女足的復興就只是一個政治任務而已,所以,談不上什么“快樂”,也談不上什么“享受”。
記得在本屆世界杯開始前,筆者曾撰文明確提出過一點,即女足姑娘們參加本屆世界杯賽應該是抱著一種“enjoy(享受)”的心態去參加,而不要過多考慮其他事情,諸如“復興”、“重振”之類的沉重話題,更不要去多考慮成績的問題,不能因為上屆是八強,本屆就必須是四強,才能顯現出進步。之所以提出“enjoy”,很重要一點,就是筆者盡管不是女足專項記者,但因為這些年一直在跑足球,而且到歐洲的次數也不少,在觀看歐洲男足比賽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女足的發展,而且發展速度遠超出我們的想象。而本屆世界杯女足賽開始后,觀看了其他場次的比賽后,更加深刻地領會了這一點,也正驗證了記者在本屆世界杯女足賽開賽前所提出的觀點,即中國女足能夠參加世界杯賽就已經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績了,參加這樣的大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享受。
和多數人一樣,記者對中國女足在今晨輸給意大利隊深感遺憾。不過,記者所說的“遺憾”,并不是因為八強“這么近卻又那么遠”,而是我們的女足姑娘們并沒有真正去“enjoy”,而是身上背負了太多的東西。恰恰是因為背負了太多的東西,所以在這場比賽中開局就顯得“很緊”,因為緊,導致主動傳接球失誤太多,并因為自己的失誤被對方率先攻入一球。丟球后的女足姑娘們,才慢慢開始放開了手腳,所以在上半時后半段,反而體現出了我們的特點、表現出了我們的優勢,也創造出了機會,只是未能真正創造出絕好的機會并最終得分。至下半時,對方又是抓開局,很快攻入了第二球之后,更加耐心地打起了防守反擊,最終中國女足不得不接受0比2失利的結果。
看著女足姑娘們賽后的眼淚,我不知道該說什么,甚至不知道在混合區里應該去問些什么。因為這樣的結果既是意料之中,又是顯得令人不那么甘心,畢竟,這是我們少有的好機會,相比先前小組賽中的德國女足與西班牙女足,意大利女足并不算很強,至少要差一個檔次。可這就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任務已完成,請昂首回家
當我們都在談論著中國女足是上屆加拿大女足世界杯賽的八強時,我們似乎忘卻了一點,即2011年在德國進行的世界杯女足賽上,中國女足是沒有資格參賽的!當時亞洲的代表是日本隊、澳大利亞隊和朝鮮隊。如果不是國際足聯決定從2015年世界杯賽開始實施擴軍,也就是將世界杯女足賽的參賽隊從以往的16支增加至24支,中國女足是否還能繼續出現在世界杯賽的舞臺上?
盡管這樣的提問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但是,這卻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現實。而且,提出這樣的問題,也不是要否定中國女足姑娘們這么多年來辛勤的努力與付出,而是希望我們的球迷、我們的百姓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我們的形勢與現狀。
在16隊參賽的情況下,亞洲征戰世界杯賽的名額只有三個,而亞洲女子足壇公認就是五強,即中、日、韓、朝、澳,也就是“五出三”。在澳大利亞足協尚未加入亞足聯大家庭之前,則是“四出三”。而從2015年世界杯女足賽開始增加至24隊之后,亞洲有五個席位。這也就意味著“五出五”,更意味著中國女足征戰世界杯賽的出線難度大大降低了。
女足世界性的大賽除了世界杯之外,就是奧運會了。當我們都在大談中國女足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足賽的八強時,我們似乎也忘了一點,即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足賽上根本就沒有中國女足的身影!和世界杯女足賽不同,亞洲五強就只有2個席位。中國女足能夠取得2016年奧運會女足賽的入場券,很大程度上正好趕上了日本女足青黃不接,而中國女足則是抓住了機會,以2比1擊敗了日本女足,最終取得了入場券。但自那以后,中國女足遭遇日本女足就沒有能夠再取勝過。未來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足預選賽中,盡管日本隊不參賽,但中國女足必須要面對亞洲其他三強,去爭奪其中的兩個席位,難度同樣沒有減弱。
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中國女足征戰世界杯就是我們展現自我的最好機會,“enjoy”應該就是姑娘們首先應有的選擇。可是,看著女足姑娘們如此沉重的表情,甚至的賽后不斷地流淚、自責,著實令人難受。然而,面對這樣的形勢,當中國女足最終從小組賽中走出來、主教練賈秀全甚至難以抑制自己的情緒而留下眼淚時,外界又是各種風涼話,所謂“看人挑擔不吃力”,局外人或許根本就不清楚這些姑娘們、這支女足隊伍身上所背負著那些東西。而姑娘們也渴望通過取得好成績來證明自己,但如此重壓、如此大環境和背景之下,女足姑娘們何以承受得起?
或許,只有當女足姑娘們參加這樣的大賽時,人們才會想起來女足在中國還是存在的。可日常生活之中,又有多少人在真正關注、關心我們的女足呢?這就是我們所需要面對的現實。
從這一層意義上說,中國女足姑娘們此番能夠在世界杯賽上進入到16強中,已經是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了。面對本屆世界杯八強中歐洲占據七席、剩下一席歸美國女足這樣的分布與格局,女足姑娘們還是把頭抬起來,昂首笑著回國吧,不必為未能進入八強而耿耿于懷,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比世界杯八強更為重要的東西。
因為努力,所以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