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婷:郎導的敬業精神令人欽佩 現階段害怕被淘汰

體壇+特約記者蝸殼報道
農歷大年初二,中國女排官方社交媒體平臺發布了對隊長朱婷的專訪,標題為:朱婷:排球不是我面對命運的唯一出路,堅持才是。
2013年世青賽,朱婷率隊奪冠,并且榮膺MVP,超強的進攻實力被視為又一個“排球天才”。但朱婷謙虛的表示自己并不是天才,和自己條件一樣的人很多,“當時選擇排球前因為瘦、沒有肌肉,籃球教練、皮劃艇教練都不要我,所以選擇了沒有身體沖撞的項目。我什么都沒有,教練教什么東西,你就去練,一直去做,一直去做。”回憶起這些早年艱辛的經歷,朱婷說道:“排球不是我面對命運的唯一出路,堅持才是。”
進攻、攔網、一傳、防守俱佳,是如今排壇對朱婷的評價。但她認為自己最大的優勢是集體,“我們集體的能力發揮會超過 12 人、14 人,我們從心態上做得更好。對我來說,提高自己要更全面更精細。作為大隊員,需要做得更多。”雖然已經貴為世界第一主攻,但在當下這個階段朱婷仍然害怕被淘汰。“現在的體育生都是非常年輕化的。我是1994年的,已經算老的了,現在的一批孩子1999年的都已經進入國家隊了。”朱婷說道,“現在很多人看比賽可能已經覺得我扣球不像以前那么犀利了,得分也不像以前那么從容。這可能確實是自身的一個問題,我應該需要教練和隊員的幫助,去尋找新的打法或者說新的技術嘗試。還是需要多充電,既是為了提高自己,也是為了多為隊里做貢獻。”
站在生命的沸點,雖然朱婷偶爾也會高興一下,但很多時候卻被恐懼支配著,“我的大姐二姐已經成家,還有兩個小妹妹,我想給她們最好的生活,所以必須保證我走的路是最穩的,因為我摔倒之后可能會回到原地,所以我不如慢慢地走。”朱婷說道,“對我來說,‘穩’是我現在最想要的,從排球來說‘穩’可以穩定軍心,能穩定大局 ;從我整個人生或者整個家庭來說的話,我更希望把這方面做好。”
隨著朱婷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外界已將她視作繼姚明和李娜之后,中國的下一個國際體壇巨星。面對呼之而來的贊譽,朱婷自己顯得很平靜,“捫心自問,自己與他們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外面的膨脹是給外面看的,內心的東西只有自己才知道。媒體肯定是盡量說自己好的方面,我自己覺得還是不要太浮妄,一步一步走。拿成績說的話,雖然也取得世界冠軍了,但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和推動力來說,我覺得我可能是在后面的,我也會朝著他們的那個方向努力。”除了競技場上的成績外,朱婷覺得自己要有大局觀,無論困難時期還是頂峰時期,都能帶領整個團隊往上走。很重要的是,她希望在大眾熟知的情況下,能夠多為大眾做一些事情。
談及未來,朱婷坦言雖然很多人希望自己能成為郎導那樣的人,但能做到實在太難,“郎導的敬業精神、對排球的情感和從始至終堅持做一件事情的精神,是我一直所欽佩的。現在對我來說,排球我所能支撐的可能是3屆奧運會、3個周期,但結束排球(運動員生涯)之后再去執教,再去從頭開始做,我覺得一是可能從身份的轉變, 二是從狀態、從思想的轉變,還要再去做之前所做的事情,我不太想。郎導并不是我未來的方向,但我還沒有太想好未來會去做什么,可能兩年之后我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又會有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