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隊新中場成型,美麗足球重現卻令一個痼疾凸顯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0d1bd8a1-92eb-4fc7-a42d-805c68ec74b7.jpg)
及格,但缺乏驚喜,勒夫和德國隊通過了世界杯之后的第一場“摸底考”。繼在歐國聯揭幕戰0比0打平世界冠軍法國隊之后,勒夫的球隊又在周日晚的友誼賽中2比1逆轉絕殺同樣在世界杯上1勝2負小組出局的秘魯隊。
德國隊對秘魯一戰的首發11人。
如果說對陣法國時的心態是怕輸,那么對陣秘魯時德國隊則是想贏。想贏,于是勒夫對排兵布陣做了微調。4中衛打法果然沒有沿用,首次入選國家隊的霍芬海姆左閘尼科·舒爾茨在辛斯海姆主場首發上演處子秀,取代上一場客串左閘的呂迪格,但右后衛依舊由金特爾擔任。
另一個主要調整是在中場。與法國一戰,基米希與克羅斯搭檔雙后腰,戈雷茨卡在兩人身前,是一個正三角的站位。但與秘魯一戰,克羅斯位置前提,而京多安則取代戈雷茨卡,基米希一人拖后,中場變成倒三角站位。賽前勒夫已經明確表示,基米希擔任后腰會是今后一段時間的常規方案,而非心血來潮之舉。
兩個調整效果立竿見影。舒爾茨與京多安的傳控水平明顯高于呂迪格和戈雷茨卡,加上右邊鋒從托馬斯·穆勒變成布蘭特,全隊在進攻端有了更明顯的配合意愿,勒夫想要的傳控提速有了雛形。但只是雛形。由于這是一套全新的打法,加上主力和替補混編,很多小組配合明顯缺乏默契,或者傳球路線與跑動路線不符,或者兩人跑位重合,又或者本想傳給球員A,結果傳給了球員B。總之,相比于秘魯為數不多的幾次快速反擊,德國隊無論在陣地戰還是快速攻防轉換當中的配合流暢度都明顯落于下風。
京多安抓住了為自己重新正名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配合參與人數越多,失誤自然也越多。但值得肯定的是,球員們都愿意嘗試配合,并沒有誰躲著踢。而且3名中場球員均展現出強烈的向前傳球意愿,京多安在上半場就完成了2腳高質量的直傳,先后幫助羅伊斯和韋爾納形成反越位并直面門將的機會,可惜2次射門都被客隊門將加列塞化解。
可以說,京多安踢出了很長時間以來他個人最好的一場國家隊比賽。與秘魯一戰的這個京多安,正是勒夫想要的“克羅斯的好幫手”。京多安傳身后球的能力,絕對是德國現役國腳當中的第一人。信心與狀態十足的京多安,也完全有能力像克羅斯那樣控制德國隊的節奏——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球隊提速。
京多安與秘魯中場核心奎瓦展開肉搏戰。
其實與法國一戰,京多安在66分鐘換下戈雷茨卡之后就有相當積極的表現。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曼城中場已經沒有了世界杯前和世界杯期間的患得患失,或許是因為埃爾多安事件的影響逐漸消退,或許是新賽季開始后他在曼城調整到了理想狀態,跟上賽季末的疲態形成鮮明反差。
與秘魯賽后,京多安表示他已經察覺不到主場球迷對他報以噓聲了,“這給了我良好的感覺。”對于此前的待遇,他承認“被成百上千名本國球迷噓的感覺很怪,很讓我傷心。”在厄齊爾的退隊鬧劇之后,京多安獲得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我覺得最終還是取決于表現?!?/p>
基米希在單后腰位置上為進攻帶來了很大幫助。
除了京多安,克羅斯和基米希也在比賽中展現出極強的向前傳球意識,兩人均利用精準的斜線轉移球,努力尋找秘魯后防肋部的漏洞。相比于對陣法國時的“安全第一”,基米希本場明顯更敢于冒險。賽后他也表示:“今天我更多去冒險,但也不是所有嘗試都成功?!闭劦阶约旱奈恢米兓紫M嘎短吆笱⒉皇撬蚶辗蛱嶙h,而是勒夫主動給他提的要求?;紫V厣曛灰梢蕴呱现髁?,踢哪個位置他都不會反對,“我想在俱樂部我還是會繼續踢右后衛?!?/p>
隨著位置前移,克羅斯本場展現出更強的向前欲望,布蘭特的扳平進球正是來自于新任“德國足球先生”的助攻?!短咔蛘摺酚浾呷退沟侔病の譅柗蛟谫惡笤u論里特別表揚了這2場比賽打滿180分鐘的克羅斯,指出他在創造力與無球狀態下的勤奮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將戰斗和藝術融為一體?!瓣犻L”克羅斯所做到的,也正是德國隊今后一段時間的努力方向。
由于諾伊爾沒有出場,克羅斯戴上了隊長袖標,而且盡顯領袖風范。
克羅斯和基米希的位置當然異常穩固,而京多安只要保持身體健康,也有望不斷鞏固自己的位置。從年齡上來看,克羅斯和京多安都是1990年出生,到了兩年后的歐洲杯仍處在“黃金年齡”,而基米希如今只有23歲,更是大把前途。這個中場3人組,很有可能成為這個大賽周期里的“A計劃”,而與法國一戰錯失機會的戈雷茨卡則需要加把勁了。
得益于這個新中場組合的出色表現,德國隊在辛斯海姆重新有了踢美麗足球的資本。特別是在前45分鐘里,德國隊創造出5、6次絕佳機會。但只有1個進球的結果,又一次暴露出這支球隊缺乏所謂的“殺手本能(killer instinct)”。0比0打平法國之后,《圖片報》便已提及過這個問題。世界杯上,德國隊曾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特別是末戰對陣韓國,戈雷茨卡、韋爾納和胡梅爾斯先后在無人防守的情況下獲得過禁區內射門的良機,結果卻無一命中目標。
羅伊斯在中鋒位置的發揮又一次令人失望。
與秘魯一戰,又一次出現在9號位的羅伊斯充當了反面教材。開場不到2分鐘,他接應京多安的直傳,插入禁區中央奮力搶在出擊的加列塞之前試圖用右腳腳尖把球挑起,結果卻變成了捅射,被倒地救險的秘魯門將化解。到了第20分鐘,克羅斯在對方禁區前沿成功斷球,韋爾納插入禁區右側無私橫敲,羅伊斯卻在點球點右腳推射偏得離譜。緊接著,面對京多安禁區右側的凌空橫傳,羅伊斯在幾乎相同位置又是一腳踢跐。
到了下半場羅伊斯換下之后,輪到了換到9號位的韋爾納浪射,他先是在第55分鐘將一次快速反擊當中形成的單刀機會打飛,然后在第87分鐘趟過門將后小角度射門,卻被回身撲救的加列塞用指尖撲到了邊網上。羅伊斯和韋爾納種種門前失機的表現,不禁讓人聯想到上賽季拜仁對皇馬的歐冠半決賽,只不過當時在賽后被吐槽的對象是萊萬多夫斯基和穆勒。當時德國媒體普遍將這種得勢不得分的現象歸結為技不如人,特別是終結者這個環節檔次不夠。相同的理論完全可以套用在德國隊身上,何況德國隊連萊萬多夫斯基都沒有。
表現活躍的韋爾納還是進不了球。
“殺手本能”的缺失絕非勒夫的鍋,現階段也沒有什么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假如5、6個絕佳機會只能進1球,那么就只能通過創造更多機會來換取第2個、第3個進球了。連續2場比賽,羅伊斯在中鋒位置的發揮都是不及格的,而只踢了20分鐘的彼得森也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表現——尼科·舒爾茨的進球從數據上來說屬于彼得森助攻,但那其實是弗賴堡射手停球失誤的無心插柳。不知道一個月后的下一次國家隊比賽周,勒夫能否在德甲找到更理想的9號解決方案。
布蘭特面對加列塞小角度挑射破門瞬間。
如果說9號位目前仍然無解,那么至少在邊路,進球的布蘭特給勒夫帶來了希望。德國隊新10號從接球到順勢前插,再到面對門將時冷靜地小角度挑射,一系列技術動作都演繹得近乎完美。世界杯上,布蘭特曾2次替補登場后遠射擊中門框,證明過射術不俗。如今,他在首次身披國家隊10號球衣、也是第20場國家隊比賽中終于斬獲了國腳生涯第2球。布蘭特的表現,無疑會給近16場國家隊比賽只進2球的穆勒造成壓力,當然也會帶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