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里觀賽手記】西班牙掏空阿迷的心 還有我的胃
體壇+記者武一帆西班牙報道
旅居西班牙十載有余,在馬德里一住4天卻是頭一遭。以往造訪偉大首都,我這個久居山坳的鄉下漢都會偷空去逛普拉多藝術館,與中心大道擦肩而過,小心打量著燈紅酒綠的繁華世界。這次出差正趕上搬家最忙亂的時節,心里不踏實不痛快——直到遇見他們。
人物剪影篇
“肚導”
“肚導”姓杜,江西人,面帶喜容,聲若洪鐘,手里盤串。一同去La Liga(西班牙職業足球聯盟)新總部參觀時,他面無難色地爬上“蒲團”,作得道狀,供大家參拜。歡樂氣氛中,反倒是我一句“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讓眾人略感尷尬,不由感嘆代溝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肚導”成佛
La Liga新總部
La Liga辦公區格言“尊重即是勝利”
為了接待“肚導”,我作廢了去程機票,改乘火車提前南下。軍令如山,“肚導”也是身不由己。直到了馬德里次日,專訪西 阿兩國國腳的事依然懸在半空。當晚9點,我們終于在臨近國家隊訓練基地的一處酒店訂下會客室,而后頂著大風返回市中心,在“四川飯店”吃了一頓溫暖人心的晚飯。
我整晚宣揚“體育記者不過是個屁”的歪理邪說。“肚導”隔一會便從座位上起身,搞得我一直以為他有意見要提。誠告:“吃得太撐,眼皮太沉,要站著消化,緩一緩勁。”隔天在他建立的“爭取不只是個屁”群商量好,到萬達球場外街訪各國媒體。“肚導”找好角度,低聲倒數“1、2、3”——我突然覺得,有他這樣遇事不亂、認真肯干的年輕媒體人在,或許慢慢就能改善“屁”的現狀。“肚導,拍得好嗎?”“贊!”
庫爾德人
“我來自庫爾德斯坦,就在伊拉克那邊。”舒庫爾帶著驕傲的神情高聲道。他是在場記者里穿的最筆挺的一個。因為在這樣一個全球媒體聚集的場合,要為一個打著問號的國家找到平等的立足點,他自己就要體體面面,站得筆直。
“西方主流媒體的新聞都是在誤導人。X國說幫助我們,X國也說幫助我們,結果誰也沒來,還是要靠我們自己。”舒庫爾情緒高昂。“庫爾德斯坦能不能看歐洲聯賽?當然!我們有很多梅西、C羅的粉絲。我支持阿根廷。”問完這個問題,突然自慚形穢。我也曾被人認真地問起“中國人踢不踢足球”或是“中國居然也知道萊萬特”之類的問題。自詡自居主流世界,天下大同。
西甲氣質姐
公開吐槽同行違背道德,所以咱們“此處刪去若干字”,稍微減輕罪惡感。“氣質姐”是電視出鏡記者,直播中常甩弄頭發,毛烘烘的腦袋擋在鏡頭和受訪者之間,提的問題著五不著六,讓人哭笑不得。西蒙尼幾乎整個賽季都要在賽后接受她采訪,聽到對方喊自己“迭戈·巴勃羅”,臉上需掛著不失尷尬的微笑。
賽前兩場新聞發布會之間,會場人聲嘈雜。只聽見“氣質姐”高門大嗓向攝像師交代工作,旁人皆收聲側目。一個“德赫亞批評世界杯比賽用球”的問題甩給洛佩特吉,就坐在一旁的曼聯門神低頭托腮。西班牙主帥囁嚅道:“我能怎么辦?我也不想的啊。”
加納利浪子
西班牙曾全面停用“優步”,前年解禁。相比本地人開的白色正牌出租車,外國打工仔在開的黑色優步車,除了免費飲料和廉價糖果之外沒太大優勢:價格不算便宜,路不熟,統一配發的黑西裝也皺巴巴。我在馬德里住了4天,光在“優步”就遇到了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及利亞和哥倫比亞的司機——比我在加利西亞一年間說過話的外國人都多。
哥倫比亞司機名叫勞爾·阿爾韋托。頭像照片大概是10年前的樣子,而現在留著金色的絡腮胡子。我說你這名字取得好,沒胡子像“路易斯·阿爾韋托(拉齊奧)”,留胡子像“勞爾·阿爾文托薩(拉科魯尼亞)”。他問:“那是誰?”他幾乎不看足球,說起哥倫比亞國腳還是前馬競后衛佩雷亞。不關心足球,生活多無趣?
“我以前的生活太瘋狂了,足球反而無聊。那時候夜夜都是酒精、比基尼女郎和fiesta blanca(可卡因派對)。”勞爾·阿爾韋托回憶十幾年前在大加納利的蘭薩羅特島的日子。現在呢?“要認真干活。為了我女朋友,為了她的兒子。”兒子?“繼子。但我愛他。”
比賽篇
西班牙對阿根廷名義上是友誼賽,實際受關注程度不亞于世界杯正賽。我原本也只是抱著“熱身”的目的來到馬德里,借媒體匯聚之際找一找同去俄羅斯的可靠伙伴。不曾想親歷這樣一個歷史性的大比分。媒體間內的阿根廷記者都如泄氣皮球,西班牙記者也面色尷尬:“好一場大勝,底全泄光了。”
前一日的踩場訓練,身旁西服筆挺的小個子記者對著架好的攝像機高聲問候:“你好烏拉圭!”錄了好幾遍才滿意收工。我低聲告知希門尼斯在“中國杯”受傷。他翻了一下手機,看到內部消息說傷情無大礙,但頗帶埋怨的口氣問:“組織方怎么連醫療擔架都不準備?”我趕忙將目光轉回訓練場,假裝研究戰術。
半場分組對抗前,西班牙只合練了一個項目:傳中搶點。前鋒拉邊傳中,中后場球員搶點。阿根廷媒體中若有馬德興在,一早就能識破洛佩特吉“假傳控、真快攻”的計謀。可惜就算足協技術人員不干預,桑保利大概也不會讀《體壇周報》的戰術欄目來激發靈感。花錢買教訓,不花錢買報紙可能更慘。
桑保利的新聞發布會大概是我記者生涯所經歷的第二長,僅次于塞爾塔對潘納辛奈科斯那場四國語言大會串。按慣例,各隊需主帥攜兩名球員到場,然而桑保利單刀赴會,低著頭接受了長達半個小時的盤問,連籃球相關的話題都認真回復了。兼之阿根廷人普遍語速緩慢、音調平和,我身后的日本記者不禁打了一個大大的有聲哈欠。
結果證明,有的沒的問那么一大堆對提高球隊表現沒丁點好處。我瞥見《號角報》名記馬拉德斯基面帶慍色,還是在球員評分欄給這場歷史性的潰敗打出了至少4分的評價。西班牙記者應該興高采烈?他們中可是鮮有人為洛佩特吉、迭戈·科斯塔或阿斯帕斯搖旗吶喊,賽前更傳出“伊斯科夏天多半走人”。突如其來的大勝和精彩的個人秀打破了準備好的模板和提綱。凌晨兩點,新聞官蘇珊娜像監考官那樣勒令媒體收工,各位專欄作家照樣充耳不聞,端坐疾書。
“回見,回見。有事電話。”《國家報》名記迭戈·托雷斯盯著屏幕朝我招招手。賽前準備階段,他驚訝地握住我的手問:“我為什么會在中國出名?”拜您那一副尖牙利齒所賜,現在中國球迷里不管是“挺穆派”還是“倒穆派”,都知道西班牙媒體里有一個敢和“鳥叔”對著來的噴子。“迭戈·科斯塔和羅德里戈都是門德斯的人,洛佩特吉深受其影響,不得不重用這兩人。”
辣筆名記迭戈·托雷斯
陰謀論之外,迭戈·洛佩斯也有些閑話要說:“我喜歡中國啊。我喜歡那種往那里一坐,看著眼前人來人往,車流不息,卻一句話也聽不懂,啥事也看不明白的置身事外的悠閑感覺。”他2003年隨皇馬到過因“非典”鎖城大半年的北京,也見識過北京奧運的厲害。“中國女人不喜歡留胡子的男人,對不對?”迭戈,你這樣的假文化人沒準很有市場。
不得不吐槽一句萬達球場。全新的現代化球場,媒體席像嬰兒餐椅那樣窄小,還沒有直播電視。媒體工作室的衛生間像火車一樣是單人間,還好比賽期間沒人拉肚子。西班牙足協也是小氣,明明是晚場比賽,沒準備足夠量的媒體快餐和飲料。散場時再找,連渣渣都不剩一點。某可憐的中國記者只得餓著肚子回到酒店,睡了2個小時之后就直奔機場去趕回程航班。阿根廷球迷的心被掏空了,我的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