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兽直播平台_俄罗斯极品XXXX,啪啪啪视频免费看,2021年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九色综97伊人

造三分犯規已成潮流,火箭雙星擅長庫里后起之秀

羅珂07-21 07:25

“最佳胡子風尚獎”得主詹姆斯·哈登!“最佳運動鞋配正裝獎”得主克里斯·保羅!

  在美國《體育畫報》舉辦的第二屆年度時尚50人活動中,火箭雙星分別捧得一個獎項,也成為NBA最時尚的后場組合。但在賽場上,兩位的名頭可就沒這么完美了:沒人會質疑保羅和哈登的能力和名望,但他們都飽受同樣的爭議:進攻端任何地點,任何角度,都可以制造對手犯規賺到罰球。哈登已是當今聯盟造犯規能力最強的球員,保羅則十二年如一日保持高水準,新賽季面對火箭時,防守球員會有多頭痛?


上賽季場均出手5.0個三分球,是保羅連續第三個賽季創造職業生涯新高。而三分線外造犯規,也成了這位明星控衛的新技能點。

  2005-06賽季,還是新秀的克里斯·保羅就以場均罰球6.0次,排名聯盟所有控衛的第三位,僅次于當季場均得到29.3分的超級得分手阿里納斯(10.0次)和球商超高的老江湖比盧普斯(6.4次)。職業生涯的前四個賽季,保羅每季平均罰球數從未低于4.9次,有三個賽季更在5.6次以上。不過在2009-10賽季,保羅因為膝傷僅僅出戰45場,場均罰球數也驟降到4.2次,傷病讓他無法再利用速度和爆發力突破對手,博犯規賺罰球。

  接下來的2010-11賽季,保羅出戰80場,看起來已經恢復了健康。但他場均只出手11.6次,得到15.9分,兩項數據都創造了生涯最低。新奧爾良當地籃球記者萊恩·施萬感慨道:“在CP3只有15歲的時候,他就已經不是那個MVP保羅了。他失去了最犀利的殺器,極具爆發力的第一步——他曾經用這招打遍天下的。一度,我們認為保羅會成為伊塞亞·托馬斯第二,但現在的他應該和另一位超級控衛比較了,就是斯托克頓。”

  重傷之前,保羅會利用閃電般的速度突破對位防守者,直接殺到籃下,對手要么放他出手賭他投不進,要么就只能犯規拉他下來。但自2010-11賽季起,保羅在進攻時更依賴變向和走位,他沖擊籃筐的次數少了,中遠距離出手多了。尤其是轉會快艇后,保羅的三分球場均出手從未低于3.3次,中投更是成為他的撒手锏。不過,這位超級控衛的罰球數并沒有像突破數那樣持續下降:除了2014-15賽季,保羅平均每36分鐘的罰球數都穩定在5次左右。剛剛過去的2016-17賽季,保羅場均罰球4.3次,排名控衛第13位,比他排名靠前的球員里,只有杰夫·蒂格場均得分更低。

  “保羅會通過體重、力量和低重心的優勢,在進攻時主動貼住防守者,要么擠得對方后退從而創造出投籃空間。如果不成功,他會利用身體對抗制造犯規。”萊恩·施萬說,“剛開始的時候他做得并不算好,但僅僅一年時間,他就完成了令人贊嘆的轉型。”

  Hoopspeak記者貝克利·梅森說:“因為對手懼怕保羅精準的跳投,所以對位防守他的人在防擋拆時總是選擇擠過人墻而不是繞過。但即便是能夠擠過人墻,防守者在那個瞬間也會以一個奇怪且別扭的角度面對保羅。保羅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要么借助防守出現的空隙突破到內線,自己得分或者助攻隊友;要么趁對手立足未穩,直接跳起后仰投籃;要么干脆往對手身上一靠再做出投籃動作,等著裁判吹哨走上罰球線。他對細節的掌控,以及大師級的控球能力,足以讓他如愿以償。”

  隨著投籃能力的提升,保羅在三分線外出手數越來越多,上賽季的5.0次已經是他連續第三個賽季創造職業生涯新高。而三分線外造犯規,也成了這位明星控衛的新技能點。季后賽首輪對爵士第三場,保羅在格里芬突然傷退的情況下狂砍34分10助攻,率隊取勝奪回主場優勢。第三節快艇落后6分時,保羅正是利用爵士后衛喬治·希爾擠過小喬丹掩護,在三分線外騙得希爾犯規,同時投進了那個三分球,穩定軍心。

  不過在這方面,保羅還真得好好和他的后場新搭檔學學。


2016-17賽季,哈登造了對手122次三分犯規,比斯蒂芬·庫里提升三分球命中數紀錄還要恐怖。要知道除了他,再沒有一名球員單季造三分犯規數達到50次。

  讓我們將時鐘撥回到2017年西部半決賽勇士對爵士第三場。首輪4比3力克快艇的爵士已經0比2落后,回到主場的他們期待扳回一城。當時,爵士以81比86落后,如果再輸一場則再無回天之力。在主帥奎因·施耐德的示意下,爵士控衛謝爾文·馬克將球傳給了當家球星戈登·海沃德。面對克雷·湯普森的盯防,海沃德選擇和隊友戈貝爾打擋拆,而湯普森在躲開法國人的掩護時,抬起的右手正好搭在了海沃德的手上。海沃德順勢將球運動右手,在距離籃筐足足35英尺遠的地方將球扔了出去——

  球在距離籃筐足足三英尺的地方就落到地上,但沒人再關心這次投籃是否進了,因為裁判吹響哨子,判湯普森防守犯規,海沃德獲得三次罰球機會!距離海沃德和湯普森很近的斯蒂芬·庫里舉手示意,這根本不是個投籃犯規,德雷蒙德·格林也為隊友叫屈。頂替史蒂夫·科爾出任臨時主帥的邁克·布朗,甚至跑進場內向裁判表達自己的不滿。但裁判堅持認定這是個投籃犯規,維持原判。

  在電視轉播席前,前火箭主帥杰夫·范甘迪也認為這個判罰有誤:“雙方的身體接觸發生在投籃動作做出之前。”范甘迪當然看不慣,因為在他執教NBA球隊的那個時代,犯規吹罰不會那么“隨便”。但今時今日,三分線外造犯規已經成為常態,這并不難理解:2016-17賽季,平均每次造三分犯規能夠得到2.5分,比平均每次三分投籃的分數(1.1分)高太多——即便是扣籃一次也只能得2分,造三分犯規才是當今籃球最高效的得分方式。

  2014年NBA季后賽,一共出現了51次造三分犯規;兩年后,這個數字就變成了71。而此前提到的海沃德那次造三分犯規,則是今年季后賽的第72次——原紀錄就這樣被遠遠甩在腦后。就在這之后,庫里和海沃德又分別在三分線外制造對手犯規。“真是太荒唐了,簡直就像是病毒傳染一樣。”某NBAA球隊主教練吐槽道。

  而這個時尚趨勢,絕對是由詹姆斯·哈登引領的。作為當今聯盟第一分衛,哈登已經將造三分犯規變成了常規武器。即便是防守極其出色的個人和團隊,哈登同樣能夠得手:和隊友高位打擋拆,等著防守隊員擠過或饒過掩護,張著雙臂跑回防守位置,再停球做假動作,尋找身體接觸,然后出手……哨響,三次罰球到手。對于哈登,做這一套動作如同瑞士鐘表般精準。

  2016-17賽季之前,球員單季造三分犯規的紀錄,就是哈登在2015-16賽季創造的,有44次,平均每場比賽0.54次。但在2016-17賽季,哈登將這個紀錄提升到122次!這比斯蒂芬·庫里提升三分球命中數紀錄還要恐怖。要知道除了他,再沒有一名球員單季造三分犯規數達到50次——排名第二的正是上賽季中期從湖人交易到火箭的路易斯·威廉姆斯,有49次。

  得益于此,哈登持球和隊友打擋拆才成為火箭戰術體系的核心。上賽季哈登整整打了957次擋拆,不僅冠絕聯盟,更是2003年至今的最高。火箭的進攻效率,也從2015-16賽季的歷史第325位飆升到上賽季的歷史第10位。



只有治軍嚴明的馬刺能夠做到:西部半決賽6場比賽,火箭總共只造了4次三分犯規,而且都發生在前兩戰。

  其他球隊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雖然沒有哈登這樣的造三分犯規高手,但這種打法自然可以效仿。于是在2016-17賽季常規賽,一共出現了1044次造三分犯規,比此前紀錄(2015-16賽季的694次)多了350次!而且,由于造三分犯規的多是外線球員,而他們的罰球都非常準,所以上賽季聯盟罰球命中率也創造了歷史新高,達到77.2%。至于造三分犯規后的罰球命中率,更是高達84.5%——造兩分犯規后的罰球命中率僅有77.1%——這可比“砍鯊戰術”的得分效率高多了。

  據統計,從1997-98賽季開始,20年間平均每場三分球出手數上漲了112%;但造三分犯規次數上漲了多少呢?594%!

  于是,治軍嚴厲的馬刺主帥波波維奇,專門對手下球員提出了要求,尤其是防守哈登。西部半決賽第六戰前,當被問到準備如何對付哈登,波波維奇還是守口如瓶:“就算真的有什么靈丹妙藥,我也不會分享的。”馬刺后衛米爾斯倒是直言不諱:“最重要的是把手舉起來,遠離容易犯規的區域。只要你把手放在危險區域,放在對方能夠碰得到的地方,等著你的很可能就是犯規。整個系列賽,這都是我們注意的地方,就是把手從危險區域挪開。”

  馬刺的戰術布置確有奇效。火箭季后賽首輪對雷霆時,5場比賽一共造了對手13次三分犯規,平均每場比賽2.6次。但對陣馬刺的6場比賽,火箭總共只造了4次三分犯規,而且都發生在前兩戰。而他們最后一次造三分犯規得手時,波波維奇還顯得非常憤怒,因為在他看來這次吹罰明顯有誤。

  “他們的做法非常必要,就是一直舉著手。”火箭主帥丹特尼說,“這也是他們必須做到的,因為只要把手放下來,就可能會被造犯規。他們軍紀嚴明,堅決不犯規,這點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么他們每個賽季都是總冠軍的有力爭奪者。”

  第五場比賽,吉諾比利最后時刻封殺了哈登的三分球,那是個干干凈凈的蓋帽。第六場比賽,馬刺在客場大勝火箭,更讓對方單場得分創造了賽季新低。但是,這并不等于造三分犯規的戰術就此失靈,畢竟有馬刺這等戰術素養的NBA球隊,少之又少。


德拉季奇學到了哈登的絕招,他僅用了半個賽季就成為聯盟頂尖的造三分犯規高手,僅次于哈登和路易斯·威廉姆斯。

  2016-17賽季,失去韋德,波什也沒有回歸的熱火仍然取得了41勝41負的佳績,差一點就打進了季后賽。頂替韋德的迪昂·維特斯發揮出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控衛德拉季奇的發揮同樣關鍵:他場均得到20.3分5.8助攻3.8籃板1.2搶斷,而且還能制造5.2次罰球,比職業生涯場均數多了整整2次。

  上賽季前兩個月,德拉季奇的場均罰球數已經達到4.5次以上,但他仍然不滿足。有時候他覺得自己被侵犯了,應該得到罰球,但裁判卻無動于衷。他感到有些沮喪,但更希望找到解決的辦法。是自己被對手犯規時表現得太淡定?是裁判對外籍球員有偏見?為什么哈登、杜蘭特、德羅贊們能夠得到更多犯規?于是,德拉季奇打開電腦,找出這些球星的比賽錄像,仔細研究了起來。而在隨后的比賽,他開始嘗試使用自己從中學到的招式。

  “他們每場比賽差不多都能得到10個罰球。我告訴自己,我也要去練習造投籃犯規的技術,要做些和以前不一樣的事情。”德拉季奇說。在比賽錄像里,德拉季奇發現了,只要防守球員將手伸向進攻球員,“侵犯了持球者,”哈登們就會做出投籃動作,同時和防守者造成身體接觸,并從中獲益。裁判當然知道防守者不是故意的,而進攻方則是故意的,但按照固定這些動作出現就必須響哨。于是,德拉季奇牢牢記住了這點,他開始和熱火中鋒懷特塞德尋求更多擋拆配合,繞著高大的隊友跑,“然后突然停下來……”

  1月19日主場對小牛,德拉季奇獨得32分率隊99比95力克對手。這場比賽他制造了10次罰球,而且就是用從哈登身上學到的那招。在和懷特塞德的高位擋拆時,由于對位防守他的塞斯·庫里偏矮,所以撲得兇猛了些,感覺被碰到的德拉季奇迅速起跳完成投籃動作,也如愿賺到了罰球。只不過由于起跳時踩到三分線,只能夠罰球兩次。1月21日主場對雄鹿,熱火109比97再贏一場,這次德拉季奇沒有再犯同樣的錯誤。借助隊友威利·里德的掩護,德拉季奇甩開了德拉維多瓦半步,他停了下來,等待澳大利亞人追過來,出現身體接觸,然后跳起投籃——哨聲想起,三次罰球,完美。

  自那以后,德拉季奇就成了聯盟頂尖的造三分犯規高手。此前的兩個賽季,德拉季奇一共打了150場比賽,只造了2次三分犯規。但今年1月下旬他就造了4次,2月造了7次,3月更是一口氣造了17次——除了哈登,這段時間無人比他更強。本賽季常規賽,德拉季奇一共造了33次三分犯規,僅次于哈登和路易斯·威廉姆斯。談到自己的大師速成之路,德拉季奇說,他主要把造犯規目標放在急于在主教練面前展現自己的年輕對手身上。“我會閱讀比賽,因為那些新秀們更希望能夠展現自己。他們往往很緊張,希望能夠在防守端表現得更有侵略性。如果我發現有人連續兩三次防守時表現得十分強硬,我就知道下個回合應該造他犯規了。”

  尼克斯新秀羅恩·貝克、尼克斯新秀查森·蘭德爾、太陽新秀德里克·瓊斯、鵜鶘新秀韋恩·塞爾登……這些年輕人都上了德拉季奇造三分犯規的大名單,而且有人還不止一次上當,這表明德拉季奇的計劃是對的。一開始,熱火主帥斯波爾斯特拉并不太喜歡德拉季奇的新招數,他坦言這種打法有點猥瑣,感覺好像在比賽里做了弊。但漸漸地他發現,越來越多球員開始使用這種打法。“我接受這種打法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我曾經吃了這樣的虧。”斯波爾斯特拉說。

  德拉季奇說,人們通常會有這樣簡單的理解,三分線外造犯規就是為了賺三次罰球。“這是個顯而易見的好處,但還有一個隱性收益就是,造對手三分犯規后,防守者在接下來的比賽里就會畏首畏尾,避免和你有身體接觸。”德拉季奇說,對手背上這樣的心理包袱,是自己本賽季場均得分上20的重要原因,“這對我打球非常有幫助,那些防守球員不敢表現得太有侵略性,我就可以在場上為所欲為了。”

  這或許是巧合:1月17日,德拉季奇開始頻頻造三分犯規的前一場比賽,熱火主場109比103力克火箭。哈登在那場比賽手感并不好,30次投籃只進了12個,但他還是憑借13次罰球拿到40分,完成了超級三雙的表演——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吧。


NBA籃球運營事務執行副總裁范德維奇透露,競賽委員會已經決定在休賽期召開會議,專門討論造三分犯規的問題。

  還會有多少人記得安東尼·沃克呢?他給NBA留下了很多笑話:總工資超過1億美元卻破產,抖動肩膀的滑稽慶祝動作,以及最著名的經典回答:

  “你為什么要投那么多三分球?”

  “因為沒有四分球啊!”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沃克創造了這樣一個神奇數據:職業生涯12年間,他一共投了4264個三分球,但從沒有造成對手的三分犯規!除了沃克,NBA歷史上只有一名球員出手三分球超過3000個,卻沒有得到一次三罰機會,就是從扣籃王轉型為三分手的布倫特·巴里。如今已是NBA電視解說員的巴里坦言,他和很多老一代的球員都不喜歡這種打法,但這并不完全是球員更功利的錯。

  “如今的三分球威脅太大了,而且裁判對這樣的趨勢起到了推動作用。”巴里說。

  巴里打球的那個時代,聯盟還是大個子的黃金時代,但現在,三分球才是王道。“我覺得裁判們在評估了當今行使后,認為他們應該保護投三分的球員,這對比賽非常重要。”巴里還認為,比起內線進攻,三分球的出手動作更容易被觀察,是否有侵犯動作一目了然,“位置開闊,沒有防守球員阻擋視線,有助于裁判看清楚。”

  老鷹主帥布登霍爾澤說,他特別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告誡手下球員千萬不要送對手三分犯規。這也是馬刺的傳統,布帥當年給波波維奇做助教時,這也是他負責的訓練環節之一。但在布登霍爾澤看來,如今造三分犯規又出現了新趨勢:大個子給持球隊友做掩護的時候,會用屁股頂防守者,將他推向持球人。由于防守者瞬間失去了平衡,持球者就可以造他犯規,博取罰球。這是教練無論如何強調提醒都難以避免的,所以布登霍爾澤直言,希望聯盟可以盡快修改相關規則,“這不是籃球比賽里應有的。”

  擁有坎巴·沃克、巴圖姆、貝里內利一干造犯規好手的黃蜂,成為本賽季除火箭外造對手三分犯規第二多的球隊。黃蜂主帥克利福德表示,如今聯盟對三分投籃的防守還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不時給進攻方錯位的機會,而擋拆后換防會導致內線球員換防對方外線球員,他們無法第一時間預判對方想做什么。“現在球隊大多安排的戰術就是不斷換防,很多球員都不在自己最舒服的區域。”克利福德說,“他們要竭力避免犯規,尤其是避免在哈登這樣的偉大球員身上犯規,他真的非常擅長造犯規,只要伸手就會被捉。而我們要教球員的,就是別那么做。”

  有NBA主教練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還記得2012年聯盟推行的關于處罰假摔的規定嗎?那些有意制造身體接觸騙裁判吹罰對手犯規的球員,會遭到更嚴厲的處罰。2013-14賽季,一共有12名球員被判假摔,接下來的一個賽季就減少到6人,上賽季更是只有1人挨罰——凱爾特人慣犯馬庫斯·斯馬特。不止一名主教練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聯盟將這個條款延展開,將假摔的界定范圍擴大到三分投籃上。“這條規定確實起作用了嘛。”某東部球隊主教練說。

  聯盟也做了相關調查,但他們并沒有發現哈登、德拉季奇們的行為觸犯了假摔規定。但籃球運營事務執行副總裁范德維奇透露,競賽委員會已經決定在休賽期召開會議,專門討論造三分犯規的問題。聯盟的態度是,按照現行條例衡量,目前關于三分犯規的吹罰都沒有問題。而今夏委員會將探討這類犯規該不該吹,或者該不該減輕處罰程度。也有人認為,這種打法并不是骯臟猥瑣,而是聰明;球員雖然從中獲益,但稱不上“不公平”。

  “我們真的需要調整嗎?想想看,如今比賽發展這么好,這種修改是不是必須的?”范德維奇說,“我們希望能夠慎重思考這個問題。”

  波波維奇說,他希望聯盟能夠遏制造三分犯規的勢頭,但他并不會給出什么解決方案。“這是他們的問題,我還有別的事忙。”


他是今年季后賽造三分犯規次數比常規賽提升最快的球員,場均造三分犯規次數已經超過了德拉季奇的表現——他就是斯蒂芬·庫里

  造三分犯規是不是到了必須要整治的地步?持反對觀點的人理由還有一個:雖然采用這種打法的人越來越多,迄今并沒有重要比賽的結果被這類判罰影響,說明它還只能稱之為“非主流”。

  確實,當今東西部最強球隊騎士和勇士,都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上賽季的出手數都高居聯盟前五,但造三分犯規數排名只有第8和第12。不過在某些時刻,海嘯兄弟、歐文、拉夫這些明星,也都會用這一招殺傷對手。

  東部決賽首戰第三節,騎士已經反客為主領先凱爾特人超過20分,主隊球員心態已然開始失衡。當時勒布朗將球傳給位于右側底角的拉夫,凱爾特人全明星中鋒霍福德迅速補位防守,看到拉夫做出了投籃動作,霍福德跳起來準備蓋帽,雖然他已經有意識撲向拉夫身體旁邊,避免撞到對方,但拉夫卻在起跳后靠向霍福德……裁判哨響,防守犯規,罰球三次。

  坐在場邊的凱爾特人主帥布拉德·史蒂文斯雖然沒有氣得暴走,但他嘴里嘟囔的話大家都看到了:“這個動作就是聯盟發布的錄像上的!就xxx在錄像上呢!”在史蒂文斯看來,裁判并沒有按照聯盟頒布的標準吹罰。他所說的錄像,就是每個賽季前聯盟發給NBA各隊的吹罰范例錄像。“拉夫用假動作晃飛了霍福德,但他很明顯是斜著跳起,有意和霍福德制造身體接觸的。”凱爾特人某位助教解釋道。

  但不管怎樣,結果無法更改,拉夫穩穩投進三個罰球,將領先優勢擴大到25分,徹底奠定勝局。

  還有一個數據是:和常規賽比起來,勇士和騎士平均每場比賽造三分犯規的次數,都多了1/3。你應該還記得,總決賽第一場歐文在接到隊友手遞手傳球后迅速投籃,不僅投進了高難度三分,還造成了克雷·湯普森的犯規——不折不扣的體毛級犯規。因為勇士這場比賽輕松獲勝,這個被解說員成為“神仙球”的打四分并沒引發太多討論,可如果最終結果是騎士險勝呢?

  另外,有數據專家提醒NBA聯盟,如果任由球員造三分犯規,還有一個人將成為更可怕的得分大殺器。他是今年季后賽造三分犯規次數比常規賽提升最快的球員,他的場均造三分犯規次數已經超過了德拉季奇的表現——

  是的,他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分手,斯蒂芬·庫里。能過抗衡火箭造犯規后場組合的,只有他了。

  


NBA  /   哈登  /   保羅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

  • <th id="xni34"></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