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手+誤判絕殺巴西 鄧加帶隊秀29年新下限
B組小組賽最后一輪,先開打的厄瓜多爾4比0大勝海地不敗出線,晚場的巴西與秘魯則在波士頓附近的福克斯堡進行,兩隊爭奪小組最后一個出線名額。巴西打平就可以小組第一出線,輸球則直接被淘汰。上一場在兩球領先情況下痛失好局的秘魯隊只有擊敗巴西才能出線,且可排小組頭名。
奧古斯托禁區犯規逃過點球
面對出線生死戰,米蘭達傷愈復出替下馬爾基尼奧斯,與山東魯能中衛吉爾搭檔后防。中場中路方面,卡塞米羅黃牌停賽,盧卡斯·利馬首發登場。上場對海地替補進球的未來之星加布里埃爾首發出任單箭頭,替換了前兩場表現平平的若納斯。
第26分鐘,首次為巴西首發登場的加布里埃爾禁區內接傳中轉身射門,秘魯門將加萊塞迅速作出反應,指尖觸球將球擋出。第35分鐘,菲利佩·路易斯傳中,威廉禁區內搶點,稍稍高出橫梁。上半場最后階段,巴西逃過點球,秘魯中場弗洛雷斯突入禁區后倒地,慢鏡顯示,奧古斯托在禁區內防守伸腳勾到了對手。
上半場雖然最有威脅的進攻都出自于巴西,但場面上巴西優勢不大,奧古斯托被裁判漏過的犯規已經敲響了警鐘。前場打不進,后面一旦丟球,5屆世界杯冠軍巴西隊就將面臨洲際比賽小組出局的尷尬境地。
下半場巴西隊的表現毫無改觀。面對南美區世預賽6戰僅積4分的秘魯隊,缺乏了數名核心球員的巴西隊完全占不到優勢,進攻端一旦進入30米威脅區域就變得毫無章法,既無個人突破,也不見配合組織。雖然秘魯也一直沒有像樣的得分機會,然而前場不進球,被淘汰的利劍始終高懸,對場邊指揮的鄧加以及巴西球迷都是一種煎熬。
“上帝之手”合乎判決程序
第72分鐘,鄧加用胡克換下了首次代表巴西首發的加布里埃爾,傳達了強攻信號。然而巴西隊的進攻并沒有因為這次換人改善,倒是鄧加的擔憂很快成為現實。米蘭達一次草率的解圍被秘魯進攻球員截獲并就地發動進攻,波洛右路突破傳中,替補上場的魯伊迪亞斯小禁區內搶點得手(下圖)。
繼上半場的點球疑問后,烏拉圭主裁庫尼亞再一次成為比賽的焦點。秘魯球員顧自在角旗區慶祝,憤怒的巴西球員則團團圍住主裁,申訴魯伊迪亞斯搶點時手球。庫尼亞對這個進球判罰不太確定,暫時取消了進球,跑到禁區右側邊線與助理裁判溝通,一邊聽取耳機里裁判組其他成員的意見。
阿利松和米蘭達憤怒地向裁判討要說法。
秘魯球員眼見關鍵進球被暫時取消,隨即停止慶祝,與巴西球員一樣開始對裁判進行申訴,場面一度十分混亂。經過4分鐘討論,主裁庫尼亞作出最終判罰——手指中圈,進球有效。
從程序上來說烏拉圭主裁庫尼亞無可非議:先平息了球員的情緒,然后整合整個裁判組的意見作出最終裁決。但很可惜,根據慢鏡頭,這個判決是一個明顯錯判——魯伊迪亞斯在禁區內搶點的時并非用大腿而是用手將球拍入球門,無怪乎球進后整條巴西后防線情緒激動地跑向裁判申訴。
和烏拉圭前輩拉里昂達的裁判組一樣,庫尼亞裁判組這次誤判將會成為足球史上著名的誤判而被寫入各類足球史料與裁判教科書。因為拉里昂達在南非世界杯上無視蘭帕德的進球,世界杯、歐洲杯與歐冠近年引入了底線裁判,賽事組織不嚴謹的美洲杯則仍然沿用傳統的裁判規模。也許,這次直接導致巴西隊瀕臨淘汰的誤判,將會推動美洲賽事的裁判制度改革。
鄧加巴西隊秀新下限
裁判誤判固然無可原諒,但巴西隊當時仍有15分鐘來扳平比分。但這支巴西隊缺乏足夠實力,急于進球的巴西球員根本體現不出技術優勢,進攻毫無章法,幾次傳遞就被秘魯球員破壞。補時階段,巴西隊難得送出了一次有威脅的邊路傳中,秘魯后防盯人不緊,然而門前搶點的埃利亞斯把球直接墊到了秘魯門將懷里。
6分鐘補時后,這場比賽兩次犯下大錯的主裁庫尼亞吹響了終場哨。這支巴西隊不用買去紐約的機票,可以直接回里約度假了,當然奧古斯托和吉爾還要回中超報到面見新主教練。繼兩年前本土世界杯半決賽1比7失利,去年美洲杯點球輸給巴拉圭無法進入四強,巴西隊在大賽創下了新的下限——1987年美洲杯之后,巴西隊第一次在洲際大賽中小組賽階段即被淘汰。